题记: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权倾朝野,不可一世;小皇帝光绪渐渐长大,“维权”意识开始苏醒,与老佛爷的冲突日益增多。
一
光绪五年初夏,北方大旱,人心浮动。
慈禧担心发生社会动荡,心急如焚,于是搞了一系列的祈雨活动。
先是老百姓祈雨,接着王公大臣祈雨,但都没有效果,无奈,只好安排皇帝出面。这是最后一着棋了,如果依然不下雨,就没咒念了,不仅将损害皇帝的威信,而且,百姓也会陷入绝望,很可能铤而走险。
四月这天,光绪帝率领百官在大高殿祈雨。这种仪式是个苦差事,衣冠楚楚地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站上半天,还得以虔诚和惶恐的姿态向上天祷告。
现场负责纠察的御史发现光绪走路太快,这样一来,显得不够庄重不说,百官也跟不上皇帝的步伐。等到开始祈祷的时候,光绪低头念念有词,但不闭眼,小眼珠转来转去,四处偷看。御史当然不敢纠正皇帝的失仪举动,只能暗自跺脚。
光绪祈雨之后的半个月里天天万里无云,热得像个三伏天。本来,皇帝祈雨往往安排在臣民多次祈雨无效之后举行,就是因为从概率上讲这时候也该下雨了,所以,皇帝祈雨一般较为“灵验”。这回老天爷如此不给皇帝面子,让慈禧十分奇怪,追究责任才得知光绪帝在祈雨时的失态表现。
于是,她把天不下雨的责任推给了小光绪,说他心不诚,无法感动上天,罚跪、挨饿双管齐下,好长一段儿时间里对光绪帝不理不睬。
毕竟小光绪是个岁的孩子;慈禧望子成龙虽然可以理解,但手段简单粗暴,不注意方式方法,更不考虑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小光绪动辄得咎,屡受处罚,所以,自打记事儿起,心灵深处就埋下了对慈禧的逆反心理。
转眼到了光绪十四年,光绪帝岁了,他随慈禧皇太后到东陵祭祖。离开了紫禁城,看到青山绿水和广袤的原野,光绪帝心情十分开朗。突然,光绪帝眼睛一亮,只见路旁草丛中有一群毛茸茸的动物,这些动物个头不大不小,身体洁白,低头吃草,温顺可爱,见到人咩咩直叫,一点儿也不害怕。
光绪帝十分好奇,询问这是什么动物。太监不屑地回答皇帝:羊。光绪吃过羊肉,对羊并不陌生,这回才知道羊是什么样子,他顿时喜欢上了这种动物,表达了拥有几只羊的愿望。
这事儿好办,天子富有四海,别说几只羊,几万只羊也不难弄到,当然,光绪不要那么多,这就更好办了。于是,仪式完毕,回到紫禁城,太监给皇帝买回了几十只羊。光绪帝十分喜爱,然而,难题也接踵而至。大家知道,紫禁城是国家的政治中心,是神圣的殿堂,里面无处养羊,该把这些羊放到哪里呢?太监建议放到御花园,光绪帝同意了。
没想到难题又来了,御花园里到处都是花花草草,几天下来,羊糟蹋了不少花草。御花园的管理者十分反感,于是,反映到慈禧太后那里。慈禧不耐烦地下令把这些羊统统处理掉,紫禁城里不准养羊。
该把这些羊弄到哪里去呢?光绪帝一筹莫展。太监又来献计,建议到天坛放养。这倒是个好主意,光绪帝去过几次天坛,知道那里地面开阔,有大片的草地,适合放羊,于是,批准了这个建议。太监赶着羊出了紫禁城,大摇大摆地前往天坛。
然而,天坛的官员无论如何不允许太监赶羊进门,这里是皇帝祭天的神圣之所,不是牧场,他们更不相信皇帝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反而怀疑太监是不是吃错了药。但太监奉旨放羊,一点儿也不把官员放在眼里,于是双方起了纠纷。狐假虎威的太监扯着不阴不阳的嗓子,把天坛官员的祖宗八代都“问候”了一遍。双方情绪激动,还动了手。
天坛的官员忠于职守,却受到太监的羞辱,自然不能善罢甘休,他们上奏皇帝,要讨个公道。没想到光绪一口应承:是朕的旨意。这下子天坛官员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一想到太监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脸,想到自己无辜受辱、无处申冤的处境,回到天坛之后,索性在一棵树上吊死了。这样一来事情闹大了。
慈禧得知真相大怒,立即命令将这几十只羊赶到御膳房,做成“羊肉制品”,并把惹事儿的太监重打几十大板之后,发往“打扫处”从事保洁工作。由于光绪已经岁了,慈禧不便再使用原来罚跪之类的处罚办法,踌躇了半天,没想出办法,结果放过了光绪。
按说这事儿本来不值一提,处理完了就算完了,但光绪帝心疼那几十只羊,因此憋了一肚子气。一天傍晚,光绪在宫里散步,突然发现宫女牵着上百条各色各样的狗,原来,这都是慈禧的爱犬,定期放出来遛。光绪立即找到了报复慈禧的办法,他领着一群太监迎上前去,拦住了宫女的去路。
光绪帝阴沉着脸,故作不知地质问:“这是谁的狗?”宫女跪在地上告知是太后的爱犬。光绪怒气冲冲地说:“不许牧羊,却能养狗,怎么能这样!”执意要将这些狗逐出紫禁城。
宫女急得直哭,这些狗是慈禧的命根子,而皇帝的命令又不敢违抗,急得恨不能一头碰死,为此现场乱成了一团。最后光绪领着太监们追打这群狗,现场鸡飞狗跳。
由这件事可见,光绪个性十足。这点光绪像妈妈,别忘了,光绪的生母是慈禧的亲妹妹,他跟慈禧有着旁系的血缘关系。双方针尖对麦芒,真是棋逢对手。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