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世纪初,辽国大举入侵,北宋人心惶惶,有些大臣主张迁都逃跑.这时,一位大臣竭力主张抵抗,并竭力劝说宋真宗御驾亲征.这位大臣就是宰相寇准.寇准从小聪明好学.十九岁那年,他考上了进士,先后在地方上和朝廷里做官.他耿直刚强,办事果断,但也得罪了不少人.公元1004年8月,宋真宗任命毕士安为副宰相.毕士安向宋真宗谢恩,宋真宗说:“不用谢恩了,我还要任命你为宰相呢.”宋真宗又说:“我还要任命一个人跟你一道担任宰相,你看谁最合适?”毕士安说:“寇准为人忠义,能处理大事,我不及他.”宋真宗说:“听说他刚强任性.”当时,辽国正不断出兵侵扰北方边境.毕士安就说:“寇准忘记自己,一心为国,坚持正道,反对奸邪,所以不少人讨厌他.如今辽国不断入侵,百姓不得安宁,正应该重用像寇准这样的人.”宋真宗认为毕士安讲得很有道理,就同时任命毕士安和寇准两人为宰相.寇准担任宰相才一个月,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率领二十万大军,入侵宋朝.这年十一月,辽军很快打到澶(chán)州(今河南濮阳),威胁宋朝的都城汴京.边境的告急文书,一天中向东京发来五次.这些告急文书到了寇准手中,都被扣了下来.寇准谈笑自如,好像没有这回事.第二天,人们把这事报告宋真宗.宋真宗又惊又怕,就把寇准召来,问他处理办法.寇准说:“陛下要辽国退兵,不过花几天时间.”于是,寇准乘机提出,要宋真宗御驾亲征,前往澶州.宋真宗不敢前去,立起身来,想退回内宫.寇准说:“陛下一进去,群臣不得见,大事就完了.陛下不能入内.”宋真宗只得留下来,陆续召见一些大臣,商议对策.副宰相王钦若是江南人,主张迁都金陵.另一个大臣陈尧叟是四川人,主张迁都成都.这两个人都想逃跑,暗地里劝宋真宗迁都,躲避敌人的锋芒.宋真宗问寇准说:“有人劝我迁都金陵,有人又劝我迁都成都,你看该怎么办?”寇准知道这是王钦若和陈尧叟出的鬼点子,就假装不知道,大声说:“谁给陛下提出迁都的主意,罪该杀头!现在上下齐心,要和敌人决一胜负.陛下御驾亲征,定能打败敌人.要是迁都逃跑,京城一失,人心崩溃,敌人长驱直入,天下还能保得住吗?”在寇准的劝说下,宋真宗决定亲征.这年十一月,北宋军队从东京出发,来到韦城(今河南滑县).守卫澶州的宋军听说皇上亲征,士气高涨,打退了辽军的进攻,还打死了辽国大将萧达兰.萧达兰一死,辽军的锐气受到了很大的挫折.不料就在这时候,北宋统治集团内部的主和派又提出迁都金陵.宋真宗胆小怕事,又想后退了.寇准劝告他说:“陛下只能前进一尺,不能后退一寸.如果这时候撤军后退,百姓失望,军心涣散,势必瓦解,敌人乘机杀来,恐怕连金陵也保不住了.”宋真宗还是拿不定主意.寇准又和殿前都指挥使高琼一道去劝说宋真宗,宋真宗这才勉强同意前进.宋真宗只得下令进军,渡过黄河,进入澶州城.他在北城门楼上,召见众将.远近将士望见宋真宗的御盖、龙旗,齐声高呼“万岁”,宋军的士气高极了.宋真宗把军事大权交给了寇准.这时候,几千名辽军骑兵前来攻城,寇准下令开城出击.宋军奋勇冲杀,一下子消灭了一大半敌人.宋军得胜以后,宋真宗命寇准留在北城,自己回行宫去了.他回到行宫,还不放心,又派人去看寇准在干什么.只见寇准正跟官员在饮酒,有说有笑,根本不把辽军当一回事.宋真宗这才放下心来,高兴地说:“寇准这样从容不迫,我还担心什么呢?”宋真宗本来就没有决心抗辽,早在出征前,就派一个叫曹利用的官员,跟辽国谈判.辽军因为不断受到挫折,处境越不利,就同意跟宋朝议和.寇准坚决反对议和,主张乘胜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些主和派就放出谣言,说寇准想利用军队,夺取权势.在这种情况下,寇准没有办法再坚持自己的意见,只好同意议和.这时,辽国派使者跟曹利用一道来澶州,请求议和.为了议和,宋真宗打算每年给辽国一些银绢.他对曹利用说:“如果不得已,即使每年给一百万,也可以答应下来.”曹利用动身去辽营订立和约,寇准把他召去,说:“虽然皇上答应百万银绢,可是,你答应的数目不得超过三十万.如超过这数目,我就杀你的头!”曹利用不敢违抗寇准的命令,到了辽营,终于按照三十万这个数字谈定下来了.曹利用回来后,还没有来得及向宋真宗汇报,宫廷内误传为三百万.宋真宗大惊,说:“太多了!”过了一会,又说:“姑且了事,这样也可以.”没有多久,宋真宗就知道了确切数字,不由得喜出望外,不住口地称赞曹利用能干.公元1005年1月,宋辽双方正式达成协议,规定北宋每年给辽国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不用说,北宋百姓的负担又加重了.不过,这还是由于寇准坚持抗辽,北宋才没有遭受更大的失败.因为这次和约是在澶州订立的,所以历史上称为“澶渊(就是澶州)之盟”.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