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农家的朱富贵岁前也是在地里刨食的农民,岁时,经人介绍来到城里,在一家空车配货公司(现在叫物流)当司机。老板姓刘,精明练达,在用人上遵循“品德第一、操守至上”这一规则。在他办公室的墙上,就挂着写有这个字的卷轴。
朱富贵的月薪是元,这在当时已经很高了。朱富贵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时,犹豫了半天才敲开老板的办公室,红着脸说财务上怕是算错了吧,我一个月总共才出了趟车,就给这么多钱。在农村老家,他眼见别人出外打工,每月也就七八百元那样,于是坚决要求退回去元。
刘老板一声不响地盯着朱富贵看,终于坐在桌后会心地笑了。他坚信自己当初极力辞退亲戚、换上朱富贵的做法没错。这是一个靠得住、心眼儿实诚的后生。见多识广的刘老板眼光独到而自信。
有了这件小事,刘老板没多久便放手让他跑单帮。那年临近春节,刘老板派他往湖南配送一批毛毯,再往回拉一批小电器。走时给他元盘缠,反复叮嘱:“干咱们这行很苦,要吃好住好,别亏着自个儿。”朱富贵挠挠头,说用不了这么多的,老板说用得着,穷家富路嘛。
朱富贵在湖南卸货装货,办完繁琐的货讫手续准备往回赶。一位和公司有业务往来的零售商找到朱富贵,请他帮一个朋友的忙,顺路把件瓷器捎运到哈尔滨,条件是给朱富贵元“劳心费”。朱富贵说帮忙可以,劳心费就不要了。零售商说那哪行。按说,这批货属额外,事先没有合同约定,只要朱富贵活动一下心思,元就能轻松装入自己腰包,只要他不往外说,别人是难以知道的。这是朱富贵遇到的最困难的两难选择,欲望和忠诚是摆在他眼前的十字路口。钱,他需要,可这笔钱他能拿吗?
回来后,朱富贵主动把元额外收入,外加一路上省吃俭用剩下的元一并交到财务上,并向老板说明原委,老板感动不已。朱富贵这时才如释重负,总算卸下沉甸甸的心灵负担。他对老板是这么解释的:“老板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能省就省点儿,再说老板待我不薄,我怎么能坑人家呀。”从这月起,朱富贵的工资升到元一个月,公司的一部分业务也全权委托朱富贵打理,老板对他是一百个放心。
年后,迫于同行增多的竞争,公司的订单大大缩水,公司经营收益一度入不敷出。朱富贵体谅老板的难处,主动要求辞职。老板不同意,拉着他的手说:“你是我的好兄弟,别人走,你不能走,往后有我锅里的,就有你碗里的。”一年多来,生意异常清淡,朱富贵无所事事,照例一分不少拿工资,这让他极为过意不去,多次提出辞职。每逢这时,老板总是好言相劝。
后来,老板瞄准市场动向,果断投资多万元上马一条生产线,干起东北前景看好的彩钢瓦生意。朱富贵被老总委任为企业办公室主任兼库房管理员。朱富贵怀着一颗“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恩心,尽职尽责地为老总当好参谋助手。几年来,经他手出库的货物价值多万元,没有出现丁点儿差错。
年后,朱富贵升职企业的副总经理,专职负责销售,年薪也达到万,这在那个经济欠发达的偏僻小城,已属高薪。年底,老总出资为朱富贵在市里一黄金地段买了一套平方米的商品房,孩子也托人安排到市重点小学就读。
有多少人一生努力追寻未果的目标,而朱富贵达到了,以至于有很多人羡慕、慨叹朱富贵有福气,遇见一个这么负责的贵人。可人们想过没有,首先是朱富贵替别人负责,别人才能给予他高额回报。生活其实就这么简单而又功利。
李外园/荐
下一篇:职场故事:明天的100不如今天的50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学会坚强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