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院记 三岁侄儿生病去看医生,从医生开始打针、吊上点滴,至医生离去,侄儿一直啼哭不止。 妈妈:「申栋,妈妈拜托你不要哭好不好,医院的人都被你吵得受不了了。」、「妈妈抱你,乖,申栋最乖,最听话。等一下我买玩具给你喔。」、「申栋,你再哭,病就好不了喔!」……。 爸爸: 「你不哭,我就去买好吃的麦当劳给你,好不好?」、「你一直哭,那么大声,被隔壁警察听到了,就麻烦喔!」……。 任凭爸爸妈妈怎么劝说,威迫利诱,这三岁的孩子就是哭个不停,声嘶力竭地哭叫,即使喉咙已经沙哑,仍断断续续的哭着。我去医院探望时,看他的爸爸妈妈正束手无策。我过去轻声的问孩子,「打针很痛喔!」 孩子竟安静听我说,且点点头,一句话竟使气氛改变,孩子的父母觉得我的话有如仙丹。 「你很想不要打针是吗?」「很想把这点滴拿掉是吗?」 孩子开始与我对话。 这是他住院以来,第一次不再哭闹而用言语表达意见。 我继续问:「你害怕打针打很久?」「我去问医生,可不可以不要打?」 我离开病房时,孩子安静的小睡。隔十分钟再进入病房,孩子立刻睁眼问:「医生说什么?」我告诉申栋,医生在忙别的病人,等一会儿来看你。听我说完,孩子安心地睡了。 二、穿衣记 五个家庭带孩子到猫空喝茶聚餐,大人聊得兴高采烈时,忽然看见一个幼儿脱掉外衣裤,只剩无袖内衣及小内裤。 母亲们立刻说:「快穿上,会感冒喔!」「不穿衣服,不好看」「羞羞羞,怎么脱成这样。」「我帮你穿上,好吗?」「再不穿,我叫你爸爸来打喔!」孩子仍坐在地板上,不穿衣服。 我走过去,坐下并抱住这个小小的四岁孩子,轻声问他: 「衣服怎么了?」 「湿了。」孩子有点委屈。 「湿在那里,我们来找找看。孩子找不到湿掉的地方。 我跟他说:「穿上比较好找,先穿上再找好吗?」 「好。」 上衣穿上, 孩子终于在左边袖子中间找到一小块湿湿的地方。 我说:「湿衣服不想穿,我把它变干好吗?」 「好!」孩子乖巧的说。 我请孩子闭上眼,我边用卫生纸吸去水份,口中边念「变变变,衣服快变干」,而后请孩子张开眼睛,孩子再摸摸袖子,觉得不湿了,孩子满意地站起来。 我再继续追问:「这长裤是谁的?」孩子说:「我的。」 「摆这里要送人还是要穿上?」「要穿上。」孩子说。 孩子自动拿起长裤让我为他穿上,满意地跑去玩了。 幼儿表达能力不佳,但不代表他们没有意见,他们对大人的意见也是会选择的,不一定会照单全收。与幼儿对话不能一味威迫利诱的要求改变他的行为,而是要理解他的内心感受和想法。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