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和长安哪个远 两人在争论,一人说:“只听人从长安来,从没有听人从太阳那边来,太阳一定比长安远。”另一人说:“从来没有见过长安,却每天见太阳,那么一定是长安远。” 、某人迷信,无论做任何事,都先问阴阳先生,看是否吉利。一天,被塌墙所压,请求邻人救其。邻人曰:“先问阴阳先生,今天是否宜动土?” 、中世纪,西方神学家宣传:上帝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一个智者问一个神学家:“上帝能否创造一块他自己也举不起的石头呢?”神学家说:“能。”“那么,既然上帝不能举起这石头,他就不是全能的。”“如果这样,那上帝是创造不出这块石头。”“上帝创造不出石头,怎能说是万能的。” 、天壤之别 地球上的元素约有一百多种,其中已在其他天体上发现达七十种氦:拉丁文原意就是“太阳元素”,因为它是从太阳上发现的。陨石中的铁质具有与地球的铁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月球上的矿物,也具有同地球上一样的结晶。天和地都是一样的物质世界,没有什么绝对的天壤之别。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的朋友,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是长青的。——歌德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峰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有人认为,只有诗人才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幻想,甚至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列宁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知识源于实践,天才只是聪明才智的差异。——恩格斯 其实即使是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儿童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鲁迅 不目见口问,不能尽知也。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有之也。——王充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一切真知源于实践。 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西红柿原产秘鲁森林,叫“狼桃,因其艳丽诱人,人疑有毒,只观赏而不敢吃。十六世纪,被英国一个公爵带回欧洲,仍只作观赏用。过了差不多二百年,法国一位画家冒险一试,发现既可口又营养丰富,于是广为传播。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吃一吃。————毛泽东 辩证法不知道什么是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不知道什么条件的普遍有效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相互过度,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且使对方对立互为中介。 先秦哲理寓言 、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哲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我们办任何事情都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顾客观规律,否则,”欲速则不达“,甚至弄巧成拙。 、一傅众咻:孟子谓戴不胜曰:”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哲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它往往是关系事情成败的重要因素。 、不龟手之药: 宋国有个人擅长配制使手不冻裂的药,他家世代以漂洗丝绵为业。有人听说这事,愿出百金购买这个秘方。宋国人想:我世代漂洗丝绵,收入不过几金,现在一下子就可得百金,还是卖给他吧。那人买了秘方后,就去游说吴王。恰好吴国与越国打仗,冬天,吴国士兵涂了那药,手脚不冻裂,因而打败了越军。吴王就给他封赏了土地。 【哲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同一物品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它所发挥得作用往往是不同的。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需要加以使用,才能做到物尽其用。用人也是这样。 、拊马不时:夫爱马者,以筐盛屎,以大蛤蜊壳盛尿。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这人的头碰破了,胸骨也撞碎了。 【哲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顾及客观效果,不同的场合应才用不同的方法。如果只凭良好的愿望,不考虑具体对象和客观效果,就可能好心办坏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不材之木:姓石得匠人达到齐国去,经过曲辕这个地方,看到一棵可造数以十计的船的树。但匠人却不看,竟然不停地赶路。他的学生很奇怪,问:”我随先生学艺以来,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木材,而先生却看也不看,为什么?“匠人说:”这是一棵疏脆无用的树,用来造船就会沉,用来造棺材就腐朽得快,用来造器具就会很快被虫蛀,这是一株不能用作木料的树,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才会这么长寿。“ 【哲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看待事物要看其实质 ,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