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曾三任两江总督,一生与南京结下难解之缘,留下了许多珍闻逸事。其中,同治年间,巧用一把金陵折扇,为他的干爹“摆平”了一场差点儿酿出人命的官司,以“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斡旋与睿智,既给足了地方官员的面子,又避免了干涉地方公务之嫌。
干爹找到总督府
同治年间,在曾国藩的湖南老家,有一位农民在清明扫墓时,与人发生了一场纠纷。对方仗着权势,硬将坟茔迁到他家祖坟上来,官司由衡阳打到衡州府,对方凭借权势总是占上风。这位农民咽不下这口窝囊气,欲上吊自尽……一位老乡劝他说:“你的干儿子曾国藩不是在南京做两江总督吗,天下谁人不知,你只要求他给衡州府写个二指宽的条子,恐怕慈禧太后也要掂量掂量哩。”
那农民一拍脑袋,是啊!我怎么没想到呢,他凑足盘缠,直奔南京两江总督府,到了府门口,他说要找“宽一”(宽一是曾国藩的乳名),衙役不知道宽一是谁,他大大咧咧地说“宽一是我干儿子”。这时,正遇一顶大轿出了总督府门,他一眼认出轿中坐的正是曾国藩,便操着乡音喊了一声“宽一”,曾国藩认出他来,连忙下轿,恭恭敬敬地将干爹请进自己的住宅。
除非他的官儿比你干儿子大
总督府后院热闹起来,曾国藩与
他哪有心思玩,转了一天就按捺不住,晚上对
第二天,
亲题金陵折扇
过了几日,正逢曾国藩接到奉谕升官,南京两江总督府和地方官员前来贺喜,曾在督署设家宴,干爹被尊为上席。敬酒时,曾国藩先向诸位介绍说,首席是他湖南老家来的干爹,文武官员一齐起身致礼,弄得他很是受宠若惊。
接着曾国藩又把干爹推崇了一番,一生勤劳,为人忠厚,刚来南京几日,就念念不忘家乡田亩的庄稼,执意要回乡……说着,他从衙役手中接过一个用红绫包着的精致小盒子,打开后,拿出一把烫金的金陵折扇说:“我准备送干爹一个小礼物,列位看得起,也请在扇上题留芳名,做个永久纪念。”文武官员们放下盅筷,接过一看,只见折肩上已工工整整地落了款,上款是“如父大人侍右”,下款是“如男曾国藩敬献”。于是众官员也一个个应邀在扇面上签起名来,有的还题了诗句,不到半个时辰,折扇两面写得满满的。曾国藩把折扇收起,仍用红绫包好,双手奉送干爹,干爹也懂得礼数,忙起身向各位文武官员作揖致谢。
席终客散,他回到住室,
金陵折扇惊吓衡州知府
回到家后,衡州知府升堂,这位干爹手执折扇,大摇大摆地走上堂。当时被告上堂打官司,手执扇子是藐视公堂,要受到惩治的。“把扇子丢下!”衙役喝令,他装作没有听见,一个衙役上前从他手中夺过扇子丢到地上。“这个可丢不得,是我干儿子送的。”
知府大怒,惊堂木一拍:“放肆!拿上来!痛打四十大板!”正当他被强按在刑凳上要受皮肉之苦的当口,一衙役从地上拾起折扇递给知府,衡州知府接过扇子,翻过来、覆过去看了几遍,脸上的肤色由紫变白……进而,一粒粒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渗出……旋即又将视线转到这位干爹身上,满目的惊恐、悚然,然后一声喝令:“退堂!”
这位干爹,从衡州府衙门后堂退出来时,是知府用自己的轿子送他出来的,不仅将这把折扇恭恭敬敬退还了他,还热情地款待他。至于官司已不是输赢的问题了……
下一篇: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解密:1967年江青为何打周恩来的耳光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