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词典 精品故事阅读鉴赏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故事

催人泪下:古代八大最悲壮的历史瞬间

分类: 中国历史 故事词典 编辑 : 故事大全 发布 : 10-22

阅读 :611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是唐朝诗人李白的写的一首抒情感怀的千古绝唱。此诗主要写诗人自己所走的落魄潦倒之路,但读来铿镪有力,给人一种精神俊朗、豪情万丈的落魄形象,因此这种落魄潦倒的形象并不可悲可怜,反而令人无限神往,令人肃然起敬。

自古英雄多遗恨,然而正因为这无穷的遗恨,才令人肃然起敬,才让人感动不已。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物形象,有许多令人感动不已的悲壮瞬间。这篇文章所选出的中国古代八大最悲壮的历史瞬间,虽然只是历史江河中的一束浪花,但毕竟是被波澜壮阔的浪潮涌起的最为耀眼的浪花。

一、岳飞尽忠风波亭

公元年,金国入侵中原,岳飞投军抗金,挥师北伐,在以后的多年间率领岳家军与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高歌猛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大片中原腹地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赵构和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

公元年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一起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岳飞勇抗金兵、保家卫国的事迹,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然而可叹这南宋一代名将没有战死在抗金的疆场之上,却惨死于自家朝廷的牢狱之中。以岳飞作为悲壮英雄的代表,实际上在他的身上集中了历代以来冤死于自家朝廷手里的名将贤相,类似这种自毁长城的行经,人们在愤怒之余,更多的只有唏嘘叹息。

二、石湖奉命出使日

如果说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只能是怀着满腔愤恨而老死山野,那么,南宋另一位爱国诗人范成大就是用实际行动,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公元年,南宋孝宗皇帝决心废除使臣向金国皇帝跪拜受书这一耻辱性的礼仪,朝中大臣无不畏惧,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敢奉命北上。于是,范成大挺身而出,抱着必死的决心出使金国。他在金国几乎被害,但终于不辱使命。在出使途中,他含泪写下“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这首诗遂成为千古绝唱。

三、崖山一战天下亡

亡有亡国与亡天下之分,崖山一战,亡的却是天下。崖山海战,作为宋朝与元朝的最后一次战役,这场战争直接关系到南宋流亡朝廷的存亡,乃至于华夏民族的存亡,另人扼腕的是,实力上的巨大悬殊,最终的结果,就是亡了天下。以“宋末三杰”为代表的南宋民族英雄们,却在这一战中,发出了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吼声。这一仗虽然南宋军队惨败,但是十万宋朝军民,却在目睹了陆秀夫抱着年幼的小皇帝蹈海殉国后,齐齐的跳入大海。据《宋史》记载,崖山之战七日后,十余万具尸体浮海。南宋将领张世杰希望奉杨太后的名义找到宋朝赵氏后人为主,再图后举;但杨太后在听闻宋帝昺的死讯在后也赴海自杀,张世杰将其葬在海边。不久,张世杰在大风雨下溺死于平章山下。传说,张世杰在风雨中问天求卜,若天亡大宋,则让船沉于此海。最后,果然在风雨交加中,船沉,人死,国灭,天下亡。

四、文天祥宁死不屈

文天祥,南宋末年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蒙元入侵中原,马踏长江,南宋政权风雨飘摇。文天祥本来是个文官,可是为了反对蒙元侵略,保卫国家,他勇敢地走上了战场。他对大家说:“救国如救父母。父母有病,即使难以医治,儿子还是要全力抢救啊!”祥兴元年,即公元年,文天祥不幸兵败被俘。在元兵押送北京路上,文天祥挥笔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气浩然的诗句,遂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元世祖忽必烈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慷慨赴

难。多少年来,文天祥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五、史可法扬州抗清

史可法,明末抗清名将。弘光元年,即公元年,满清入侵中原,兵困扬州。史可法率兵抗清,督师扬州。清军以红衣大炮攻城。入夜扬州城破。清军首领多铎劝降,史可法大呼:“城亡与亡,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但扬城百万生灵不可杀戮﹗”于是,壮烈殉国。清军疯狂屠杀扬州百姓。屠杀延续了十天,死亡逾八十万人,史称“扬州十日”。清代诗人张尔荩为其撰写楹联曰:“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十四个字言简意赅,让后世领略到史可法与扬州共存亡的凛然正气、飒飒风采。

六、南明英烈不北王

“宁作南鬼,不为北王”是南明英烈的真实写照。从史可法到张苍水,历史告诉了人们,华夏民族不只有贪慕富贵、屈膝投降的叛徒汉奸,更有高风亮节、气壮山河的民族英雄。想来曾任南明兵部尚书的史可法、张苍水若是投降满清,绝对可以封王拜侯,但是,可以毁灭一个民族,却无法让一个民族降尊屈膝。看到一个个壮烈殉节的英雄,实实在在的感叹中华文明作为历史上唯一没有断裂的文明,确实有着所独具的原因。当投降满清的南明故将刘良佐,妄图劝降死守江阴孤城的南明守将阎应元时,得到的回答却是“江阴士民,三百年来食毛践土,深戴国恩,不忍望风降附。应元是大明典史,深知大义所在,绝不服事二君。将军位为侯伯,掌握重兵,进不能恢复中原,退不能保障江左,有何面目见我江东忠义士民乎?”每读此话,不觉泪流满面。

阎应元于崇祯十四年,即公元年赴任江阴典史。公元年,清兵南侵,直逼江阴城下。阎应元率领六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孤城困守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了七万五千兵。城破之日,江阴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人。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亲王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依然始终没有弯下膝盖,最后英勇就义。闫应元就义前曾留下一首绝命诗:“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七、李定国客死异乡

李定国,这位南明乃至中华历史上的绝代名将之一,他的一生,只能用悲恨相续,鞠躬尽瘁八个字来形容。满清入侵中原,李定国率兵屡破清军,连杀满清四大汉奸王之首的孔有德和满清敬谨亲王尼堪。实在是万历朝以来中华对外族战争之从所未有的胜利。可惜的是,他的战功遭到了同为大西军出身,又同为南明军事领袖的孙可望嫉妒,最终孙可望投降了满清,被封为王,并将南明军的虚实尽数告诉了大汉奸洪承畴,最终李定国被迫退向缅甸。不久又传来永历皇帝被吴三桂绞死于昆明的消息。李定国,这位南明最后一根支柱终于病倒了。临终之际,他对儿子说:“宁可死于荒野,也绝不可投降。”一代名将如此客死异乡,不禁令人动容。

八、夏完淳为国赴难

公元年,既是明永历元年,也是清顺治四年。就在这一年的九月十九日,清兵如林的南京大狱中,位抗清义士慷慨赴死,为国捐躯。其中有一位年仅岁少年,临行前面不改色,一如平常。同时赴难的一位老人问他:“孩子,你年纪轻轻,为何就要赴死呢?”他微笑答道:“宁为袁粲死,不作禇渊生!老人家为何看不起我呢?”说罢,慷慨赴难,从容就义。这位少年就是史上为国捐躯年龄最轻的抗清英雄夏完淳。三个月前,由于叛徒出卖,岁就随父坚持抗清的夏完淳不幸被捕入狱。

在清军的大狱中,夏完淳写下一首题为《别云间》的五言诗:“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当后世人们看到这首诗时,谁能品味出昔日少年英雄的悲壮与豪迈?谁能体会出一个十七岁的短暂生命的真正含义呢?夏完淳英勇就义前,留下了在狱中撰写的诗稿《南冠草》。年,郭沫若创作历史剧《南冠草》,以纪念夏完淳这位明朝末年矢志抗清、宁死不屈的少年英雄。年,《南冠草》被改编成越剧。三年后,南京越剧团进京演出越剧《南冠草》,受到了周恩来、邓颖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致好评。

下一篇:清朝宫廷四大奇案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抗美援朝,中国出动多少军队,死了多少人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