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解散!作为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村镇银行经历了什么?
分类: 最新资讯
故事词典
编辑 : 故事大全
发布 : 01-13
阅读 :482
大家好,我是堂主。最近看到一个数据,说去年已经有至少10家村镇银行解散了。上观新闻有做统计,名字太长了,大家直接看图。至于解散的原因,主要是被大银行吸收合并了。比如北京大兴华夏村镇银行,就是被华夏银行收购,内蒙古和林格尔蒙商村镇银行被蒙商银行收购,辽宁千山金泉村镇银行被鞍山银行合并,广西融水柳银村镇银行被柳州银行合并。这几年村镇银行暴雷的事情不少,相信大家都有印象。比如河南村镇银行,曾波及到全国。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村镇银行,是怎么来的,在银行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对于理财有哪些启示?村镇银行的出现跟农村的金融发展有很大的关系。1997年大型银行改革,国有银行大规模撤离农村,于是农村信用社成为县域及农村基层的最主要金融机构。但是由于覆盖率低、金融服务不足等原因,影响了我国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到了2006年,原全国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在湖北、四川、吉林等6个省(区)的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试点,全国的村镇银行试点工作从此启动。其实就是为了服务好“三农”。而且在设定上,也给了极其宽松的条件。根据商业银行法规定,一间普通商业银行,其最低注册资本,是10亿元人民币。而要注册一间村镇银行,只需找到一家境内银行,持股20%以上,其他投资人单方持股不超过10%,就能用100万,去注册成立一家村镇银行。10亿跟100万,差了1000倍。这宽松的注册限制,使得村镇银行快速涌现。不过,大众对于村镇银行的信任度,其实是不高的。一般有点闲钱,更愿意存到大银行,也不会存到村镇银行。2011年,重庆有一个对1000户居民和农民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6%的调查对象对村镇银行的信誉持怀疑态度,有93.5%表示都不愿意把钱存到村镇银行。他们表示,村镇银行规模小,把钱存在村镇银行风险大,不安全。因此,虽然争着注册成立村镇银行的人有不少,但是村镇银行的各项业务开展并不顺利。那么村镇银行处于我们银行体系中的什么地位呢?我们的银行体系,是以央行为主导下的,有不同类别之分。首先要给大家说一下,之前给大家讲PSL,说过央行下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之分。这期讲的,主要是商业银行。第一类就是耳熟能详的四大行:中工农建,也就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他们是财政部或中央汇金公司这些国家直接出资控制的国有银行。这些银行的一把手,其职称都是副部级。后来增加了两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交通银行,合称中国六大银行。第二类就是全国性股份商业银行,包括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等12家银行。第三类就是城市商业银行,是在原城市信用合作社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吸收地方财政、企业入股而组建而成。城商行一般都是地名开头。比如广东这边有广州银行、东莞银行、广东南粤银行、广东华兴银行、珠海华润银行。任博宏观统计,截止到2022年,城商行一共有125家。第四类就是农村商业银行,比如上海农商行、北京农商行、厦门农商行等,一般都是地名+农商行字样,是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形成的。第五类就是其他类型,比如外资银行、合资银行,以及这期要讲的村镇银行。而像阿里的网商银行和腾讯的微众银行,这种互联网银行,并不在传统银行的体系之内。所以你看,在银行体系下,村镇银行的分量其实是很小的。因为设定之初是为了服务三农,算是普惠金融的一种,注定是很难做大的,在吸储方面也是比较困难。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给村镇银行带来了新的机遇。马云曾经讲过,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2013年6月,支付宝的余额宝问世,凭借着淘宝平台上的商家以及海量的用户,更多的人把钱存进余额宝,余额宝当时的利率高达7%,这对于传统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是一记重锤。要知道当时银行存款最高也就是4%出头,于是余额宝从国有六大行分走了大量的存款,更别说村镇银行了。既然打不过,那就加入,这就是村镇银行做出的改变。而正是这个改变,让村镇银行走向了全国。过去,村镇银行只能在当地的县镇区域内活动。现在,借助于互联网平台,村镇银行的业务能触及各个角落。跟其他大银行相比,吸储性与盈利性,是村镇银行的短处,但是,村镇银行的最大优势就是利息高,再加上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巨大流量,使得村镇银行柳暗花明又一村,立马一飞冲天。我们熟悉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或多或少都跟村镇银行有合作。根据证券日报的报道,到2020年年底,已经有95家银行接入互联网平台存款产品,其中村镇银行、城农商行等地方区域性银行占比最高,高达70%。借助互联网的东风,村镇银行迎来了春天。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数量最多。根据第一财经的报道,截至2021年末,全国村镇银行数量为1651家,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的36%左右。从数量上看,村镇银行无疑是最多的一类银行。当然了,不良贷款率也是最多的一类银行。星图金融研究院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村镇银行的不良贷款为4%,远远高于其他四类银行。这个其实也能预料得到。高收益的同时,往往伴随着高风险。那么村镇银行最大的风险是什么呢?2021年12月,中国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在《关于金融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的几点思考》一文中表示:“2021年处置的两家高风险银行,其中一家银行总资产约1500亿元,93%的贷款给了控股股东,另一家类似规模的银行80%的贷款,也给了控股股东。”河南村镇银行事件也透露出来了同样的问题。2022年6月,河南四家村镇银行出现“取款难”事件。包括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柘城黄淮村镇银行以及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河南村镇银行事件有很多点可以讲。比如储户健康码莫名被赋“红码”问题。比如线上提不出来,比如他有五个点六个点的高额利息,别问堂主怎么知道的,问就是当时办公室一同事买了他理财产品。还有就是他背后的控股股东。经过许昌市公安局调查,该事件是河南新财富集团实际控制人吕某涉嫌利用村镇银行实施的系列严重犯罪。原来,新财富集团实控人吕某,通过影子股东层层控股,操控了10多家村镇银行。于是,村镇银行就相当于他的钱袋子。那些被高息吸引过去的存款,自然就成了他的钱。《财经》记者了解到,河南这四家村镇银行,在交易渠道方面,跟30余家第三方渠道有关系。村镇银行最大的风险,就是容易成为控股股东的提款机。河南村镇银行事件可以说是对这个行业敲响了警钟。对于村镇银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喜欢村镇银行,因为存款利率很高。就拿去年的2023年来说,国有六大行都下调存款利率,但是不少村镇银行都上调了存款利率。第二种就是认为村镇银行太小,存款有风险的。这个从前面说到的不良贷款率也能看出来。那么未来,村镇银行的机会在哪呢?个人认为,从最初服务三农,到借助互联网吸收大量存款,如今频频传出解散重组。未来,大概率是要回归初心。本来就是农村普惠金融,把盘子做得那么大,没人知道这钱进入了银行系统后,是怎么流转的,监管又没跟上,肯定是不行的。说句实话,老百姓不知道,也不关心,只晓得自己是把钱存进去的,他们本没有过错的,该有的合法证据也有,可一旦取不出来,他们该找谁去说理?这事情发生到个人身上,就是天降灾难了。所以,堂主建议想存钱的,尤其那种长期定期存款的,最好只放四大行,别被小银行的高利率迷惑了。有可能,你以为自己办理的是存款,结果人家给你办成了理财。老百姓啊,还是远离小银行、远离理财,老老实实存好钱就行了。好了,这期就讲到这,我们下期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