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词典 精品故事阅读鉴赏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故事

中学生语文学习困境

分类: 最新资讯 故事词典 编辑 : 故事大全 发布 : 03-27

阅读 :166

之前聊过初中物理和道法的科目地位,阅读量很大,主要是大家看到了“满分”二字。上周简单说了数学,今天说一说语文科目的学习。写这个系列是因为做为中学生家长,我实实在在地看到了规划的重要性。而规划就是要提前预估各个科目在升学考试过程中的战略地位,并能结合孩子个人特质把学习过程安排妥当,达到时间精力合理利用、潜能被充分挖掘,最后升入理想大学,开好人生第一局的效果。语文的科目地位毋庸置疑,三大主科之一,和数学一样,永远都是分数占比最高的科目。如果说初中物理和道法学习很有临时突击的意味,因为毕竟不是所有孩子上了高中都还会再学这两个科目。物理虽然很重要,但是初中物理相对简单,所以从学习规划的效率来讲,这两科应该采取最少的时间投入达到个人最大的分数极限为宜。但是语文不一样,语文没法靠突击来出成绩,需要一以贯之地重视,才能达成高考时具有决定意义的效果。语文学习,也不只是简单的上课学习就能做好,还需要家庭环境的浸染,比如孩子小时候的渗透、阅读习惯的培养、日常的交流等等。语文不好,不管处于哪个层面的孩子,都会和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失之交臂。现在有顶级学霸拼语文一说,这是因为,我们当下的时代,光靠孩子个人的天资和努力是成不了顶级学霸的,家长们会以各种方式参与。尤其是以认知入股的家长们会从一开始就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提早打好基础,抢占先机。但是,即便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语文的重要性,如今的语文学习却依然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地位,而这种尴尬还是主要来自不被重,这就......有得说了。对上周错误的反思和纠正在家长心里,数学要大量增加学习的时间和精力,英语也要又是原版阅读又是各种考证地学习,甚至有的孩子英语超过了母语孩子的当期水平,但是语文却经常处于不闻不问或者最后才被想起的地位。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即便是做为学科学习的被简化了的语文,其本身的特点也是包罗万象、细水长流的,这也使得其学习效果变化不明显,依靠考试成绩反馈的效果更是滞后的。家长们为了达到英语学习的效果,从孩子呀呀学语就开始听和读各种英文绘本,相比之下,对中文的阅读热情就没那么高。我仔细琢磨了一下后,想明白了这种心理。这就像我在北京定居20多年却没去过圆明园一样,不是我觉得圆明园不是个著名景点。而是因为我觉得,我就住在这里,圆明园也就在那里,只要我想去,我随时都能去,于是我就没有特别想去的冲动了,于是我就一直没去。中文是我们的母语,我们觉得我们就生活在这个环境里,理所当然地就能学好,所以也就不会额外关注了。另一个原因是我们的语文教学体系有很大的问题。虽然我不是语文专业人士,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家长,但是我依然感受到了教学体系方面的问题需要背一部分锅。首先是学校做为教育主题,在培养孩子们阅读方面很不给力。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绝大部分学校只承担了基础教学的内容,字词句等等,但是双减之后,甚至这个功能也没有发挥好。由于课时的减少,课内时间有限,所以很多教学被简化了。更重要的是,学校本该在课外阅读和文化熏陶方面发挥更大的引导作用,但很遗憾,这个部分有,只是作用不大。比如现在是通过必读书目来引导阅读的,但是必读书目体系陈旧、涉及的内容广度非常狭隘,而且学校在引导方面非常随意,没有一定的考核,这部分最后就变成了家庭发挥作用了。家长意识建立的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得以启蒙,将来的学习就会容易一些,而一旦家长意识的晚了,错过了这个阶段,那么也就意味着孩子这个部分会是缺失的。即便在考一代云集的一线城市,教育理念很先进,依然会有很多孩子在小学阶段完全不重视语文的积累和熏陶,到了初中反馈出来就是语文成绩很差,想要弥补又很费劲。而有时候即便成绩补上去了,孩子们成绩看着都差不多,但是有底蕴还是没底蕴到了高中会是完全不同的效果。当然阅读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还有小学考试过于简单,与后续环节脱节比较严重的问题。比如小学阶段的阅读理解出题方式是文章看着很吓人,但是考题属于傻瓜操作即可完成的形式,用到的能力和当下孩子的成长水平不够匹配。当然还有作文写作过于套路化,不利于培养孩子写作的积极性等等。机械化的出题形式,让应试语文看上去比较简单,家长们心态上就会轻视,等到了高中又难度很高,孩子们想突破成绩,却又感到无从下手。所以,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家长从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上去做整体规划非常重要,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规划来说,小学阶段把语文的地基打好非常重要。小学是学习语文的最佳投入期,很多头部孩子,小学语文达到的水平,足以应付初高中的考试,然后初高中的时间用以强化数理的学习。尤其是理科思维发育没那么早的孩子,小学花几倍的时间去投入数学学习,不如花正常时间学数学,然后在语文上多投入时间性价比更高。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我觉得有几点:首先,从家长角度来说,一定要从思想认识上重视语文。即便你想的是未来要出国,语文也还是要学好,出国了将来说不定或者说大半也要回国来生活。何况现在的不确定性这么强,一年一个形式,你当时规划好的路线,等孩子上了中学突然就要转向了呢。一旦转回国内中高考通道,语文就是致命学科。家长重视体现在规划上,包括学习投入的资源配比,包括什么时候投入多少精力去学习,是学大语文还是按照传统方式学习等等,都要结合孩子特质进行。如果从升学考试来看,那一定是要紧盯高考指挥棒,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理解、写作样样都要抓。规划是为了有目标指引,有目标才能任务分解,有了分解还有抓落实。孩子小的时候落实其实是很有挑战的事情,考验家长的耐心和毅力。而且,实际上,你在孩子成长过程种只能尽力去规划,但是没法评估规划效果。小学阶段把规划落实到位更重要一些。比如在小学毕业之前把高中为止12年的基础字词都搞定,或者把高中为止的古诗文都背完。怎么搞?是自己用教辅资料进行,还是找个靠谱机构跟着学?每一步都需要耗费家长的精力,去做选择,或者亲身实践。第二点是要重视语文的课内学习。当下的学习,有一种很不好的风气,就是不重视课内学习,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几乎完全忽视课内学习。其实,数学如果学的很好的孩子,不重视课内还有有情可原,因为数学学科棱角鲜明,会了就是会了,不会就是不会。但是语文不行,同样都考95分的孩子,到了初中,一个还是95,一个可能85都够呛,这和基础的深浅有关。除了课外大量阅读培养语感增加积累以外,课内学习的都是语文学科考试的基本内容,比如基础知识里面同义词反义词的积累,文章结构的分析等等,这属于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当然课外班也可以补,但是课内能够完成的事情,为什么还要花额外的时间再去学习呢?重视课内学习这件事,很多家长只看到了学到多少知识的一面,忽视了孩子学习方式的问题。不重视课内,孩子会不会养成不好好听讲的坏习惯?到了初高中越来越以课内学习为主的时候怎么办?还有,不管学什么都要依赖课外班再学一遍,这是好事儿吗?这也是昨天发文里说的报班的破坏性。完全依赖课外班隐藏的更深的问题是,课外班的机械套路化学习,比如给你多少个答题模板之类的,这让学习本身失去乐趣不说,也是根本不尊重学习本质的做法。为什么有的家长会觉得课外班一学期能够达成的学习效果,自己认真给孩子讲解几个小时就可以达成?是因为如果家长懂某一个学科,他就不但只给孩子教授套路,他会从内在逻辑上去教会孩子学习内容和考试技巧,而不是在没有内容的基础上单教考试技巧。语文阅读理解和道法这类考试,因为孩子不愿意和家长配合,我曾经数次想找到一个可以依赖的机构,奈何,一个也找不到。要么就是讲的都是大路货,孩子明显感觉到还不如学校老师讲的透彻明白,要么就是讲的不错,但是单位时间有价值内容的含量太低,浪费时间。所以,最后只能抛弃依赖思想,努力想办法激发孩子充分利用学校学习的动力,以及想办法让孩子能够接受自己的建议。其实你平心静气的想一想,这样的科目真的是锻炼孩子自己学习能力最好的契机,容错性高,给的时间长。当然,也不是要否定所有的课外学习,家长毕竟有家长自己的事情,很多时候需要课外资源的协助。否定的是为了迎合家长贪图短平快心态专教套路的机构和课外学习。能够尊重学习本质,然后真诚地为孩子提升能力的机构和老师都是值得尊重的。但是很遗憾,这样的机构和老师可能也不会像套路机构那么广受欢迎。这又让我想起了我自己在做的事情,尽管我觉得努力在为家长们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分享,参与过的家长也各种好评,但是想让更多的人看到却是很难的一个事情。实际上,不光是给孩子选课外资源这件事,人生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不要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孩子也会浸染到这种思维方式,体现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考试虽然机械,也有一部分会考到人生态度、个人思维的方面。第三点是长期坚持、查漏补缺。理科学习尚有一簇而就的可能,尤其是对有天赋的孩子来说,但是文科不能,语文英语这种科目都需要长期积累,英语即便达到了一定水平也需要“保温”。到了中学,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从考试的经济性来讲,会把大把时间花到数学物理上,语文由于反馈的后置性,即便感觉到成绩下降,也不会引起更大的重视,所以基本上不会有课外投入。这时候,长期坚持学好课内,把课内要求落实到位就非常重要。又由于语文的包罗万象,内容会比较多,老师没有办法事事监督,所以孩子的自觉和主动就更重要。很多家长都说不知道语文该怎么学,其实很简单,就是你先把学校老师的各种要求落实到位,而不是急着去学更多或者重复学。很多课外班的课,虽然上了,但实际上就是又把课内要求的关键点再学了一遍,孩子觉得老师好像都讲过,也不会认真听,两边都学过,两边都半拉胡片。不如就要求孩子集中精力把校内学好,然后针对校内薄弱环节进行外部补充。第四点是注意输入和输出。小学阶段侧重输入,尤其是阅读和写作,大量输入会无意识融入到大脑里。但是到了中学,如果还用这种方式应对考试,会显得不经济,毕竟孩子要学的东西很多很多,一个学科太耗精力不合适。这时候就要不光有输入,还要有输出,要有意识地训练阅读理解答题和写作文,重视规律总结和一稿多改。阅读理解和作文的讲解,老师们水平不一,如果学校老师又会讲又负责固然很好,如果学校老师不重视这部分,或者能力不足,这部分就需要课外补充。这时候课外资源的选择就考验家长的筛选能力了。一定要关注学习本质,或者哪怕就是直接关注考试效果都行。最忌讳的就是跟着上,上了好几个学期才发现没效果,时间花了就没有了,没有效果就是做大的浪费。整体而言,语文学习的困境和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关,家长们一旦明白了学科特点,并加以重视,这个学科就不会太拉跨。但是如果想要突出,任何一个学科都要付出远超常人的努力。比如作文考试,有的孩子从初中开始就一直保持38以上的分数。能做到这一点,小学时候肯定在学科学习上进行了长期的、专注的努力,没有任何一点成绩是白来的。以上。天青色的烟雨,而我在等你......

下一篇:胡安焉:做过19份工作,我总是那个离职很快的人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有录网举办国际高等教育论坛:拥抱科技的变化,坚守教育初心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